更新時間:2015-02-150
魅藍Note的正式登場,無疑標志著魅族突破自己曾經的底線。一改此前的高冷和小而美,轉向更為市場更為大眾的方向去,低價而優質的表現使得魅藍Note大獲成功之余,也成為某種意義上的“旗艦”。那么再小一號的魅藍又會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?
下面給大家帶來系統、拍照續航等詳細評測。
雖然在我看來魅藍系列的定位并不是老人機,而是囊中羞澀的年輕人的機器與備胎,但毫無意外的“簡易模式”依然登場。在Flyme 4.2中全新加入的簡易模式,其實就是精簡模式,在次模式下會突出手機的最基本功能,并重新設計實現更快速的使用效果。
續航一直是魅族痛心的地方,雖然在魅藍系列中已經有明顯的改善,不過再極限點不就更好?Flyme 4.2中加入了極限省電模式,能夠直接將智能機變成功能機。在極限省電模式下,手機僅支持通話與短信功能,其他功能則不能調用,實現超強待機。在這個模式下,僅剩余10%的電量也可以實現24小時待機,極限情況下應對也是足夠的了。
拍攝能力:
魅藍的后置攝像頭與魅藍Note相同,同樣是來自三星的1300萬像素無具體型號CMOS,傳感器尺寸為1/3.06英寸,光圈為F/2.2。其他還有5片式鏡頭、藍玻璃濾光片以及大猩猩第三代鏡頭保護玻璃。就硬件上,魅藍與魅藍Note保持高度一致,實際樣張上也并沒有太大的區別。
在拍攝界面上,魅藍沒有任何改變,但與魅藍Note相同,依然是去除了夜景模式,最長曝光10s,錄像尺寸為1080P。要說特別的就是由于支持儲存卡拓展,所以魅藍在拍攝時還可以選擇“優先保存至SD卡”,其實對于只有8G儲存空間的魅藍來說,這個功能其實是必須的。
當然依然要強調的是,評測試用的魅藍為SAMPLE版,并不代表零售機型表現,并且隨著系統版本以及優化,在拍攝樣張表現上可能有所改變,本文僅針對目前的4.2.1C版本下進行評測。
在拍攝方面的硬件,魅藍與魅藍Note是高度一致的,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其實也能夠預見。如在魅藍Note上頗受詬病的色彩飽和度較低的問題上,魅藍同樣如此,并且情況似乎還有點加劇。而色彩飽和度較低,也使得樣張的整體氛圍感相較魅藍Note遜色不少。
魅藍拍攝方面的第二個問題則是較為明顯的噪點。其實噪點是魅族一貫的短處,這可能由于其降噪算法幾乎沒有,后期處理也沒有針對改良所導致的,但其主要都是在夜間環境下。但在魅藍上則不是這樣了, 噪點是全天候存在的。如上圖中的景觀,背面細節被大量噪點掩蓋,已無細節可言。但回看此前魅藍Note在同樣場景下的樣張,有著莫大的區別。至于原本順滑的發質,被噪點一蓋成了毛躁也不算什么事情了。
當然這個噪點問題在夜景以及暗光環境下表現是最為明顯的,并且還有別的問題出現。首先是對焦上,魅藍在暗光環境下對焦會有明顯的拉風箱現象,并有極高概率出現錯誤判定對焦成功的可能,這使得其在暗光環境下拍攝沒有多少使用欲望。當然就魅藍的699元定價定位而言,也是能夠理解的事情來的。
有趣的是,魅藍在微距方面的表現頗為出色。魅藍的最近對焦距離較短,能夠更具沖擊力的拍攝出微距畫面,并且細節刻畫分明,焦外虛化效果優秀。當然可能還是調校的原因,魅藍亦或者說魅藍系列的樣張在100%查看后,細節還是被大量噪點掩蓋,只能說后續繼續加油吧。
魅藍與魅藍Note的前置攝像頭相同,依然是500萬像素的OV5670,攝像頭廣角為69%,相較MX4與MX4 Pro在多人自拍顯得不夠給力。這里也要提及的是,Flyme系統中前置攝像頭可以使用的場景是頗為豐富的,相較別的品牌有一定優勢。當然前置攝像頭表現如何依然還是妹子自拍體驗得出評價。
與后置攝像頭的情況相同,魅藍與魅藍Note的前置攝像頭在硬件與軟件基本沒有區別,智能手機性價比,也就是因為Flyme 4.2加入了一個鏡面自拍功能。就實際效果來看,魅藍的自拍與魅藍Note表現一致,提供的多種美顏選項依然要動手調整,使用體驗沒有多少變化。不過這回妹子表示,總是覺得樣張有什么問題,但就說不出什么問題,大家覺得如何?
更多樣張:
性能續航:
魅藍的定位與定價都明顯的表明自己是一款入門機型,與相同定位定價的機型相信,硬件配置并沒有什么噱頭。其實更應該要說的是,對于購買該定價定位的機型的消費者來說,硬件配置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驚喜,更多的使用體驗應該回歸到系統優化。也就是流暢度是否足夠,日常使用閃退情況,無莫名其妙重啟等情況上,而這一點考量的就是“玄學”的優化了。
魅藍在硬件配置中會讓人顧慮的無疑就是其1G內存,雖然這在同等級機型中基本是標配。在重啟開機后,魅藍最大可用內存達到了568MB,運行大型游戲時剩余260MB。日常使用以及大型游戲運行,均沒有出現桌面重啟的現象,但跳出大型游戲再進入則會重啟游戲。
此外可能由于硬件配置的性能較低,魅藍在某些情況下會有較為明顯的卡頓現象。如拍攝中,按下快門后的儲存瞬間以及照片查看,圖庫中查看圖片時明顯的緩沖讀取等。當然這樣的情況對于一款699元的定價定位機型來說,其實算是一個必然的事情吧。
日常使用流暢度方面,魅藍的表現十分強悍。無論是桌面滑動、日常操作亦或者微博刷新,都做到十分的跟手流暢。并且使用的數天中,并沒有出現致命的Bug亦或者自動重啟的現象,相較魅藍Note穩定性還要再高那么點兒。
發熱方面,運行30分鐘的NBA 2K14后,檢測到的最高溫度為39.8°C。這樣的成績是優秀的,固然也是由于硬件配置較為低端的緣故。
屏幕亮度:50%。
音量:開到75~80dB的音量。
游戲:NBA 2K14自動運行半小時。
Wi-Fi上網:微博、Chrome Beta、百度貼吧半小時。
音樂播放:關屏播放音樂、關閉音效,播放音樂一小時。
3G/4G上網:微博、Chrome Beta、百度貼吧瀏覽刷新半小時。
GSM通話:關屏聽筒通話半小時。
硬解視頻:自帶視頻播放器,播放視頻半小時。
需要再次表明的是,本次評測使用的魅藍電池容量為2610mAh,而正式零售版為2500mAh,也就是說該續航測試并沒有參考意義。
補充說明:
比較遺憾的是,也許是機身結構的原因,在魅藍Note上暴露的前面板可擠壓現象,在魅藍上依然如此。具體現象表現在屏幕右下角通過擠壓可以明顯感受到位移,并有相應的聲音發出。坦率的來說這并不算什么質量問題,但這樣的設計對于結構耐用性來說還是有待商榷的。
此前在魅藍Note評測中曾經講到期SIM卡卡槽存在明顯縫隙,除了長時間使用費導致灰塵進入之外,還有可明顯的搖晃。而在魅藍上,雖然還有一定的縫隙存在,但并不會有晃動的可能了,做工有輕微的上升。
魅藍自然也是與魅藍Note相同,精簡了NXP Smart PA芯片,在揚聲器音量上相較MX4與MX4 Pro有一定差距。實際對比與儀器測試,在同樣測試條件下,魅藍最大音量達到了86.8dB,魅藍Note為87.2dB,MX4為94dB,音量分貝數上相差較為明顯。
而在具體聽感上比較奇怪。魅族MX4表現最佳是毋庸置疑的,但魅藍Note相較魅藍顯得底氣不足,有輕微機身共振的現象,并且相較魅藍顯得較為干癟和冷。
相較MX4與MX4 Pro,魅藍與魅藍Note相同,同樣精簡了環境色溫感應、QZSS、BDS以及SBAS支持。前者能夠更準確的調節屏幕亮度,后者能夠跟更迅速的進行衛星定位。但對于魅藍系列的定位而言,這樣的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總結:
先說魅藍的實際表現。其實魅藍就是魅藍Note的小屏幕版本,競爭對手很明顯也是瞄準著紅米2去的。就硬件配置而言,魅藍沒有多少可以說的地方,但整體使用流暢度相當的不錯,雖然在細節對于存儲和性能要求的瞬間有卡頓現象。要說詬病比較多的拍攝部分,只能寄望后續能夠加強。但回到其本699元的價格與定位來說,這些都不是問題。能不能買得到,也許就是最為關鍵的了。
其實在魅藍Note評測中已經講到,魅藍系列代表的是魅族突破自己數年來的矜持與心魔,從高貴小而美慢點走,轉向更適合消費者和市場的大眾方向去,這是魅藍系列帶來的明顯信號。而繼魅藍Note將魅族手機定價下限與定位在千元機級別,情理之中也將會有更為低價的機型進行更大的覆蓋面,這也是魅藍登場的主要原因。
回來魅藍本身,魅藍在硬件配置、價格以及外形設計上都沒有太多驚喜,各方面的表現也是中規中矩。但魅藍更為重要的作用依然是覆蓋更廣的消費用戶,無論是培育品牌知名度亦或者粉絲,為后續的助力有著明顯作用。
看此文章的還看過:酷派Cool S1和360手機Q5哪個好?酷派Cool S1和360手機Q5區別對比
《魅族突破底線?魅藍手機對比魅藍Note詳細評測》由 性價比高的手機原創提供,轉載請注明 http://www.artvasiliev.com/cepin/2211.html